圖片來源:CC-BY-Skink Chen
記者|呂芷晴     編輯|蘇于寬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日前邀請穿山甲相關的研究學者、救傷單位,一同參與穿山甲主題的聚會,以更加了解臺灣穿山甲的現況、照養、野放訓練等議題。而穿山甲雖然是二級保育類野生動物,但在全臺都有分佈,1000公尺以下的淺山、丘陵、臺地與海岸山脈均有機會發現蹤跡。 

臺中市自2010年至2023年,共救援了135隻穿山甲,臺中市野生動物保育學會研究組長林文隆博士解釋:「2015年前,每年救援的穿山甲都低於10隻,差不多只有5、6隻,但近年開始,有發現收治數量有上升的趨勢。」且不分山區或是平地,幾乎臺中市內陸地區都有穿山甲救傷案例。 

20240807news 011臺中市穿山甲救援數量及年齡與性別分布。圖片來源:臺中市野生動物保育學會

根據臺中市野生動物保育學會統計分析,穿山甲救傷原因比例最高為誤入民宅,約佔28.9%,其次則為約佔25.2%的犬攻隻擊,林文隆說明:「這些誤入民宅的穿山甲,多是在人類的倉庫、車庫、庫房等跑進去後,不知道怎麼出來而困住被民眾發現。」 

不過過去認為穿山甲其實相當戀家,根據資料,除巢位移動外,穿山甲每日活動範圍很小,通常不超過巢位附近300公尺範圍,如此的習性怎麼會誤入民宅呢?林文隆表示:「我們暨南大學有做繫放的個體,用發報器去追蹤個體發現,很多個體會在(活動範圍外)的邊緣。」因此即便已知穿山甲活動範圍,他仍然有可能會跑出範圍內而進而誤入民宅。 

此外學會更從自動相機資料發現,穿山甲會沿著都市排水溝、河川等地移動。林文隆表示:「早期在市區發現穿山甲,會認為是被人抓來的,但後來慢慢發現,其實不是這樣。」學會分析穿山甲可能是沿著水域而不小心走入水路、甚至進入都市。 

「有點像是誤入都市叢林的感覺。現在的都市排水溝幾乎都是水泥垂直建構而成,穿山甲一旦下去就不太可能能再爬上來,後悔都來不及,就只能繼續走。所以我們只認為應該是被環境引導,跟食物減少、躲避天敵比較沒有關係。」林文隆說明。

20240807news 02臺中穿山甲救傷原因分析。圖片來源:臺中市野生動物保育學會
20240807news 06臺中穿山甲救傷狀況趨勢。圖片來源:臺中市野生動物保育學會

救傷原因第二名犬隻攻擊也有逐年上升的趨勢。送到臺中市野生動物保育學會的穿山甲,多半有多處患部。林文隆拆解患部說明:「我們將患部分為頭部、軀幹、四肢、尾巴,救援的時候,通常去看患部有沒有多個,因為被車撞通常外觀不會有明顯外傷,多是內出血,但犬隻攻擊的幼體,多有2至3個患部,尾巴更是幾乎每隻都受傷,程度從少1/3至1/2都有,很少有尾巴沒事的。」且一樣不分山區或平地,幾乎整個臺中市都有犬隻攻擊的案例。 

對於救傷原因為「沒事」,通常是民眾看到穿山甲而通報的,那麼如果只是「偶遇」,還值得紀錄下來嗎?林文隆表示:「其實如果扣除掉『沒事』的比例,穿山甲救傷原因最高應該是犬隻攻擊,但之所以我們會保留下來,是希望藉由數據去觀測,多年下來民眾對於看到穿山甲而去通報,所體現的穿山甲保育意識,是否有提高,我們認為這十分重要。」 

20240807news 0720240807news 0820240807news 09臺中穿山甲遇犬隻攻擊的分佈與患部分析。圖片來源:臺中市野生動物保育學會
20240807news 10穿山甲遇危險時,經常會蜷成一球來禦敵,並不會反擊,也因此最外側的尾巴經常被犬隻攻擊咬斷。圖片來源: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20240807news 12穿山甲遭犬隻攻擊。圖片來源:臺中市野生動物保育學會
 

基本上穿山甲,特別是母獸,只要尾巴受傷或斷掉就報銷無法繁殖了。

由於穿山甲一次僅產一胎,育幼時穿山甲寶寶需要抱著媽媽的尾巴學習與成長,一但尾巴受傷,便難以發揮育幼的功能。 

此外,不僅僅在臺中,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野生動物急救站2007至2018年資料統計,犬隻攻擊和獸鋏等陷阱是導致穿山甲傷病的主因,分別佔34%跟13%。

近年來,他們也發現穿山甲數量雖有提升,但犬隻攻擊的數量亦同樣在提升,林文隆表示:「全世界的穿山甲都在減少,只有臺灣在增加,好不容易數量變多,牠們卻也面臨犬隻攻擊,這不是很矛盾嗎?我認為這樣並不是保育做得好,而是我們都無作為。」

而穿山甲所面臨的威脅,其實並不只有在臺中發生,期待從臺中的觀察與分析,可以更了解全臺穿山甲現況,為穿山甲保育更盡一份力。 

無論穿山甲是否遭犬殺身亡,民眾若遇野生動物受傷或死亡需要幫助,可撥打1999通報當地縣市政府,並提供動物狀況及救傷地點,以便專業人員判定及前往,也勿輕易觸摸或靠近野生動物,以免動物緊迫或自身發生危險,此外,林業及自然保育署也呼籲民眾應不放養家犬貓、不餵養遊蕩犬貓,而應讓犬貓接受良好的人類管理,並與野生動物都適得其所。

Introduction
幫助窩窩走下去

身為一個小小的獨立媒體生存著實大不易,
需要你的攜手跟我們一起再走下個10年。


報導分類

關於窩窩

嘗試從關心動物與生活環境開始,是學會與世界永續共存的第一步 —— 也是窩窩的使命。

聯繫:service@wuo-wuo.com

免費收到窩窩好康資訊

成為窩粉

窩窩官方Line帳號成立了,歡迎加入除了能直接與我們聯繫,還能收到許多專屬資訊!點此加入,或加入好友@341jxhx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