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
記者|陳怡潔    編輯|蘇于寬

英國動物學家、國際知名保育倡議人士珍.古德博士(Jane Goodall)於今(2025)年10月1日因自然原因辭世,享耆壽91歲。

珍.古德博士自1960年代起在非洲坦尚尼亞展開對黑猩猩的長期研究,首度發現黑猩猩會製造並使用工具,此一突破性發現震撼全球科學界。1980年代後期,她將重心轉向全球保育行動,積極推動環境教育與青年賦權。辭世前,珍.古德博士正在美國加州籌備一場面向1,000名學生的演講,期盼喚起更多人對大自然的關懷。

醉心動物行為研究 首次發現非人類動物使用工具

從小就熱愛動物的珍.古德博士,曾多次在採訪中分享她4歲時的一段趣事。那年,她為了觀察母雞如何下蛋,獨自躲進雞舍整整4個小時,家人發現她失蹤後急得四處尋找,甚至報了警,而她則在完成觀察後滿臉興奮地現身。珍.古德後來形容,那是她人生中的第一個動物行為研究。

懷抱對野生動物世界的嚮往,珍.古德在23歲時踏上非洲大陸,展開夢想中的旅程。期間,她結識了英國人類學家路易斯.里奇博士(Louis Leakey),在他的賞識與協助下,獲得研究經費,於1960年前往坦尚尼亞的岡貝溪國家公園,開始研究黑猩猩。

當時的科學界普遍認為,製造與使用工具是區分人類與動物的主要關鍵。然而,珍.古德卻親眼目睹,一隻她命名為「白鬍子大衛(David Greybeard)」的黑猩猩,竟會先將一根樹枝的葉子拔光,再伸入白蟻丘中釣出白蟻並食用。這項觀察不僅推翻了黑猩猩不吃肉的傳統認知,更首次揭露非人類動物使用工具的行為。

 20251007 01

白鬍子大衛是第一隻信任珍.古德的黑猩猩,她從牠身上首次觀察到使用工具的行為。圖片來源:Jane goodall institute

我們要嘛重新定義人類與工具,要嘛承認黑猩猩也是人類!

路易斯.里奇博士的發言,道出了此一發現對科學界的震撼與意義,也引發人們對於「人類」、「智慧」等概念的重新思考。

另一方面,在白鬍子大衛的「介紹」下,珍.古德逐漸獲得黑猩猩族群的信任,得以更貼近地觀察牠們的日常生活。她發現,黑猩猩之間其實存在著如人類般複雜而細膩的情感——牠們富有同情心與利他精神,家庭成員之間維繫著深厚而持久的連結;但同時,牠們也可能因為各種原因而向彼此發動戰爭。

哈佛大學著名演化生物學家史蒂芬.古爾德(Stephen  Gould)曾表示,珍.古德博士的黑猩猩行為研究是「20世紀最偉大的學術成就之一」。而雖然珍.古德於1962至1966年間年進入劍橋大學攻讀博士班,她在岡貝地區的研究仍未間斷。其後,當地的黑猩猩研究更延續至今,被公認是持續時間最久的野生靈長類動物研究

奔走倡議、培育新世代 成為國際保育象徵

除了是一位具代表性的學者,珍.古德博士同時也是一名積極的保育倡議者。1977年,她創立了國際珍古德協會,一個以「社區主導型環保」為理念的組織。該協會透過與在地社區緊密合作,例如引入永續農耕方法、改善衛生設施以及提供教育機會等方式,推展對野生動物及其棲地的長期保護。

而到了1980年代,珍.古德博士注意到全球森林正快速消失,黑猩猩及其他依賴森林棲地的野生動物族群數量則持續下降。她意識到,僅在局部地區進行保育已不足以挽救瀕危物種;唯有向全世界呼籲保育行動,並注重培養下一代的青年力量,才能為更多野生動物爭取生存的機會。

目前,國際珍古德協會已在全球30多個地區設有辦公室,其中也包括台灣,珍.古德博士本人也曾多次訪台,最近一次是在今年6月。她針對青少年推動的「根與芽」(Roots & Shoots)國際環境教育計畫,至今則已有超過65個國家參與,輔導成立超過1萬個根與芽小組。該計畫旨在培養青少年以正向態度關心社區、改善環境,並愛護動物。

根據多家媒體及國際珍古德協會統計,珍.古德博士每年平均出差約300天。她透過拜訪各地、發表演講,不斷闡述野生動物及地球環境所面臨的危機,同時也表達出對人類最終能解決問題的信心,鼓勵更多人展開行動,其影響力遍及全球。

此外,珍.古德博士還出版了16本專書、15本童書,並多次接受訪問、參與影片製作。透過這些多元媒體的傳播力量,她積極呼籲生態保育與永續發展的重要性,也因此成為保育行動的象徵。2002年,聯合國秘書長安南任命她為聯合國和平使者,充分彰顯了珍.古德博士在國際永續發展推動上的重要地位。

 

回顧珍.古德博士的一生,她在學術方面曾因研究方法而受到批評,例如為黑猩猩命名被指恐缺乏客觀性,或者為進行研究成立餵食站餵養研究對象,可能改變其自然的動物行為。現今,為研究對象命名的做法已逐漸被學界接受,也有一些較不具操控性的研究佐證了她的發現,而她則曾公開表示在意識到黑猩猩與人類有共通疾病之後,餵食站已不再是恰當的作法

在倡議方面,珍.古德博士成功吸引全球關注環境與保育議題,即便氣候變遷與棲地破壞等威脅日益嚴峻,她仍不斷鼓勵世人懷抱希望。

珍.古德認為人類的智慧、年輕人的熱情、自然環境的復原力、社群媒體的影響力,以及不屈不撓的精神,都將引領著我們找到解決之道。她尤其對年輕人寄予厚望:「當年輕人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並有能力付諸行動,他們會展現活力、承諾與熱情,有時甚至展現勇氣。」

國際珍古德協會在緬懷珍.古德博士的文章中指出,她的一生提醒人們:

每個人每天都在創造改變,而能帶來什麼樣的改變,取決於我們自己。

協會也表示,珍.古德博士創立的研究與保育計畫都將持續延續她的理念。

Introduction
幫助窩窩走下去

身為一個小小的獨立媒體生存著實大不易,
需要你的攜手跟我們一起再走下個10年。


報導分類

關於窩窩

嘗試從關心動物與生活環境開始,是學會與世界永續共存的第一步 —— 也是窩窩的使命。

聯繫:service@wuo-wuo.com

免費收到窩窩好康資訊

成為窩粉

窩窩官方Line帳號成立了,歡迎加入除了能直接與我們聯繫,還能收到許多專屬資訊!點此加入,或加入好友@341jxhx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