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人吃狗肉的文化歷史悠久,他們認為相比其它動物,狗肉富含較多營養及蛋白質,並堅信吃狗肉可以除厄運,使得狗肉市場繁榮,甚至需要透過走私進口才能達成供需平衡,其中更有部分的狗來自偷狗賊偷來的家犬。然而隨著文化變遷,近年來民眾對狗的價值與狗肉文化已和過去有所不同,狗肉消費量也有逐年下降的趨勢。

現今越來越多生活在都市的越南人,為紓解都市的壓抑與孤獨,選擇養寵物來陪伴與調劑生活。根據越南的動物衛生局統計,截至今年四月,越南共有540隻狗被領養作為寵物狗,平均每17位越南人有一隻寵物狗陪伴,而許多民眾也表示願戒除吃狗肉的習慣

在8400位民眾的網路民調中,顯示六成民眾願意不再吃狗肉,顯見民間文化與動保意識正漸漸改變。

由於食用狗肉恐感染狂犬病病毒及螺旋桿菌,近年來,越南人對於食品安全的意識抬頭,根據越南食品管理局統計,2006年平均有38.3%位消費者在購買食物時會注意食品來源與注重食品安全,到了2014年已提高至83.8%,預計2020年將達到90%。

胡志民市食品安全管理處於9/6官網公告,現代人與狗關係緊密,狗已成為我們的寵物,又因狗體內可能有寄生蟲、罹患狂犬病等問題,或因被毒殺而有藥物殘留,因此建議民眾停止食用狗肉。而首都河內市也早在去年三月也做出同樣的呼籲,希望能擺脫吃狗肉國家的形象,擬於2021年全面閉關狗肉餐廳,並制定計畫讓狗肉市場走入歷史。

 

 

儲存大量碳,鯨魚是減緩全球暖化大功臣!

 

保護鯨魚與海洋有助於減緩全球暖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近期一項研究「Nature's Solution to Climate Change」提到,一條鯨魚所捕獲的碳相當於幾千顆樹,除此之外,與鯨魚形影不離的浮游生物更提供全球50%的氧氣,頓時讓鯨魚成為緩解暖化的重要角色! 

據研究提到,相比一棵樹一年僅吸收48磅二氧化碳,一條鯨魚終生平均可捕獲33噸,因海洋脊椎動物能儲存生物體內的碳(又稱生物質碳)於蛋白質與脂肪中,且體型越大、越長壽的動物碳儲存量越高,因此重達50噸且壽命長200年的鯨魚不僅可儲存大量的碳,更在死後沉入海底以隔離碳近數百萬年。

且據科學家發現,有鯨魚的地方就有浮游生物,因鯨魚排泄物含大量的鐵與氮,透過垂直運動(又稱鯨魚幫浦)與遷移將排泄物帶到海洋表面後,便成為浮游生物的搖籃快速繁殖,不僅帶來全球50%的氧氣,更吸收了大氣中40%的二氧化碳。 

然而,目前全球鯨魚擱淺事件頻頻發生,多數擱淺原因尚未證實,但已有科學家推測與軍事聲納人為捕獲等原因相關,因此為減緩地球暖化與氣候變遷,守護鯨魚及海洋即成為刻不容緩的行動。 

 

漁市場「活體弓魚」,鱸魚苟延殘喘肉質反變差

圖|We Animals

 

台灣人愛吃魚,平均每人每年能吃下35公斤的海鮮,然而在我們的飲食佔有一席之地的魚類,動物福利卻遠遠不及其它經濟動物,近期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走訪傳統市場進行調查,發現部分市場販售著以不自然角度被魚鉤雕塑成「活體弓魚」的金目鱸,而這些金目鱸正為了保持「新鮮」,維持這樣的姿勢長達8-12小時才死亡。蘇格蘭魚類獸醫集團(FVG)創辦人 Dr. Tony Wall 針對這項作法更是表示,如此的姿勢會使魚痛苦緊迫,以致體內乳酸量提高,使肉質下降。 

這種綑綁技術源於中國明朝,是去泥味、增加存活時間的方式之一,然而根據動社的調查報告,每年約有345萬隻鱸魚被迫以弓魚姿勢承受魚鉤綑綁的疼痛,反觀國外如紐西蘭政府,即有針對「水產類動物福利規範」進行相關規範,如捕撈工具及魚網的選用,因此動社呼籲農委會應訂定魚類動物福利規範,並結合產業共同努力。  

 

 

西方國家與非洲的野味交易,黑猩猩瀕危絕種

你能想像坐在餐桌前拿起刀叉,享用一隻來自非洲的野生動物嗎?現今野味交易(Bushmeat Trade)非法交易正盛行,盜獵者於非洲捕捉野生動物後,於當地支解並燻烤以防止肉質腐敗,再地下交易至各國。據外媒報導,在英國市場中黑猩猩肉竟被視為奢華的食物,並在婚宴及受洗禮中享用。然而,目前所有黑猩猩亞種早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最近面臨高度絕滅風險」的「瀕危」(EN)等級,其中數量最少的喀麥隆黑猩猩,最大群體的數量僅剩900-1000隻

居住在非洲森林的黑猩猩受到人類開採木材、礦產等開發影響,棲息地支離破碎,而在成群結隊搬家過程中往往遭半途攔截,或因與人類基因相近而不小心染上人類疾病,如小兒麻痺、肺炎等,種種因素增加了被捕捉盜獵的機會。

而棲息地消失的影響與盜獵的盛行,使原本遍布非洲25個國家減至21個,數量也從上世紀的百萬隻到現今僅存的17~30萬隻。未來若分布持續縮小恐有「島化」的現象,屆時黑猩猩恐因區域的受限,在跨區狩獵過程更加危險外,更可能因數量減少而有近親繁殖的現象,恐在非洲永遠銷聲匿跡。 

                  

強勢入侵種綠鬣蜥無天敵,已自高屏擴散至台東

有「小恐龍」綽號的美洲鬣蜥(又稱綠鬣蜥)飼養風潮受2013電影《侏儸紀公園》蔚為流行,卻於兩年後退燒而大量棄養,又因在台灣無天敵,野外繁殖迅速的牠們不僅會偷吃農作物、破壞溝渠,更會危害生態環境,目前在南部地區的河川也隨處可見牠們的蹤跡。

綠鬣蜥來自中美地區及墨西哥間,成蜥全長可達2公尺,以花、草、果實等為食,並擁有驚人的繁殖力,每胎可產26-45枚卵。今年七月屏東縣為鼓勵民眾一同遏阻綠鬣蜥擴散,舉辦綠鬣蜥換紅豆或有機黑豆的活動,此外,林務局也公吿若飼養或購買綠鬣蜥需登記備查,並不得任意繁殖、棄養以利管控。而據屏科大野保研究所「獵蜥專家」陳添喜助理教授表示,今年屏科大團隊雖已捕捉近2000隻,部分地區數量仍處失控狀態,移除作業需持續努力。 



Introduction
幫助窩窩走下去

身為一個小小的獨立媒體生存著實大不易,
需要你的攜手跟我們一起再走下個10年。


報導分類

專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