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信安 編輯|蘇于寬

 

為了釐清在7月時於墾丁國家公園境內潮間帶擱淺的活體革龜死亡原因,海洋保育署的救援網團隊也展開解剖及病理分析。今(9月13日)也終於公開報告,結果顯示革龜死亡原因為壞死性腸炎造成急性敗血症,推測革龜因誤食魚線,導致下消化道打摺、扭轉無法正常蠕動,出現病變,多日無法進食,最終導致虛弱死亡。

全臺第三起活體革龜擱淺,集眾人救治仍不幸死亡

2023年的7月4日下午,一隻體長約120公分、重達約135公斤的活體革龜,罕見擱淺在墾丁國家公園境內的恆春萬里桐潮間帶。因當時生命現象極不穩定,當地居民及海生館水生生物收容中心努力將重達百公斤的革龜帶回館內治療,並放置在泡綿軟墊上,讓牠能在淺水水缸上漂浮,藉此減輕負重。

然而,因臺灣並沒有革龜的產卵地,且革龜向來多活動於遠洋,在臺灣附近海域極為罕見。據統計,臺灣每年超過300隻海龜擱淺案例,但革龜占比極低,只有過去留下的六筆死亡擱淺紀錄,包括本島四筆、金門及澎湖各一筆外;活體擱淺則僅有三例,包含2012年發現後,成功在高雄外海野放的革龜、去年2月於新北福隆沙灘救傷後死亡的個體,及本次發現的案例。

而這起案例,海生館獸醫師也指出,是一隻還未成年的公亞成體個體,但前右肢已有缺損,且背甲甲殼、背甲右側及左肢內側也皆有著傷口,並已經清創、給予藥劑預防感染。而原本也預計在5日慢慢將水位放高,並評估革龜的潛水狀況,以及再安排其他儀器的檢查,但就在5日的上午6點50分左右,卻發現革龜已無生命跡象。

202309121159540死亡後待安排查明死因的革龜。圖片來源:海洋保育署(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郭筱清提供)

死因終出爐:誤食魚線、多日無法進食虛弱致死

相較於其他海龜,革龜特別之處在於牠沒有硬殼式的背甲,背甲是五道隆起的稜脊外,頭部跟四肢也沒有鱗片保護,全身都是由皮革狀的皮膚包覆,讓體色呈深灰色,並與全白色或粉紅色斑點相間。但也因為如此柔軟,全身幾乎沒有堅硬構造的革龜,也更容易受漁業誤捕時,或者是擱淺、收容救傷時受傷。

也因此,其實革龜的救傷並不容易。根據美國國家拯救海龜基金會指出,革龜主食為水母,且在大洋時的牠們會為了找尋食物而不斷深潛、長泳。也因此,人工環境裡的革龜就很容易因找食物,但無法辨識障礙物而反覆碰撞水缸的牆壁及底部,使牠脆弱的體表皮膚及龜甲受傷,多必須盡快在極短時間內救傷處理後,儘速安排野放。

截圖 2023 09 13 下午6.46.00革龜的食性及在洋流的天性,導致革龜幾乎很難被人為環境圈養。圖片來源:相似動物繪本《我才跟牠不一樣2!》

但這隻革龜卻沒辦法等到這樣的機會。革龜死後,海洋保育署(以下簡稱海保署)救援網團隊也對這隻革龜進行解剖及病理分析,結果卻發現從牠的食道到胃都未發現任何食物,但卻於牠的腸道內發現2條總長425公分的魚線,使牠下消化道打摺、扭轉而無法正常蠕動。

202309121200220革龜體內發現的魚線。圖片來源:海洋保育署

這條魚線,一路由胃貫穿了牠的腸道,甚至也因存在了一段時間,而隨著腸胃蠕動嵌入到牠的腸道黏膜面,導致腸道黏膜面潮紅出血和水腫,無法進行消化吸收功能。而消化道的病變,也使牠多日無法進食,最終虛弱而亡。

分布最廣、潛水能力最強的海龜,革龜卻飽受人為威脅

革龜是所有海龜中體型最大的一種,體長可達2公尺,成龜更可重達900公斤,廣泛分佈於全球,不論熱帶、亞熱帶,甚至溫帶海域都會有牠們的蹤跡。

而除了成熟的母革龜會在熱帶地區上岸產卵外,革龜終其一生都會在大洋中遨游,幾乎不會靠近沿岸覓食,主要找尋淺海及深海當中的水母、浮游生物,並透過不斷進食來補充身體能量,一天甚至可以吃下自己體重約73%重的食物。水生生物會隨著太陽升落而在淺、深海移動;當太陽升起時,浮游生物往深海棲息時,革龜也必須隨著深潛,才能吃到更多食物。

202307051518280臺灣最大宗的海龜救傷為「綠蠵龜」,革龜相對稀少且救傷難度高。圖片來源:海洋保育署

因此,革龜也被稱作是潛水、游泳能力最強的海龜,根據《臺灣百種海洋動物圖鑑》資料指出,現今紀錄中革龜最深可潛水1280米,憋氣86分鐘;而在印尼產卵的革龜,有些族群甚至會橫跨整個太平洋,跑去北美洲西岸覓食。

但如此努力在大洋洄游的牠們,卻因全世界各大洋的漁業活動而族群數減少。目前雖然大西洋族群為數量最多,但印度洋族群數據不詳,而太平洋族群卻岌岌可危,東太平洋只剩南美洲少數國家地區有少數革龜產卵地,西太平洋則僅剩印尼和巴布幾內亞少數沙灘有產卵紀錄。

雪上加霜的是,沙灘的開發、龜卵的盜採等人為因素,也對牠們族群產生相當大的威脅。

不僅如此,因為革龜的主食是水母,與海洋中的塑膠袋等廢棄物極為相似,也讓革龜成為海廢下的受害者。根據根據國外學者研究,有1/3的死亡革龜就被發現消化道裡有塑膠袋等人造垃圾。目前革龜在臺灣,則被列為瀕臨絕種的保育類,受《野生動物保育法》保育。

而上一起在新北市福隆擱淺的革龜死因為「網具纏繞」及「敗血症」,這一起的革龜則死於「誤吞魚線」及「敗血症」,也讓海保署呼籲:「漁民作業或民眾進行垂釣活動時,應將魚線收妥不隨意丟棄,廢棄魚線可能因附著生物,容易導致海龜誤食,對海龜造成不可逆的傷害,且當海龜死亡屍體腐敗後,魚線仍然會對其他海洋生物造成傷害。」

而臺灣雖然附近海域極少看見革龜,但若根據過往衛星追蹤資料顯示,臺灣南部水域亦為革龜移動的範圍之一。海保署也強調,若民眾發現擱淺或需要救援的海龜,應趕快撥打海巡「118」專線,或通知所在縣市海洋保育主管單位,並提供詳細發現地點、時間及動物狀況,才能讓海保救援網(MARN)團隊在最短時間內前往救援,協助海龜更有機會重回大海。

Introduction
幫助窩窩走下去

身為一個小小的獨立媒體生存著實大不易,
需要你的攜手跟我們一起再走下個10年。


報導分類

關於窩窩

嘗試從關心動物與生活環境開始,是學會與世界永續共存的第一步 —— 也是窩窩的使命。

聯繫:service@wuo-wuo.com

免費收到窩窩好康資訊

成為窩粉

窩窩官方Line帳號成立了,歡迎加入除了能直接與我們聯繫,還能收到許多專屬資訊!點此加入,或加入好友@341jxhx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