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警告

JUser: :_load: 無法以ID值載入會員: 833

 

帶著笑容 你走向我 做個邀請的動作
我不知道應該說什麼 只覺雙腳在發抖
音樂正悠揚人婆娑 我卻只覺臉兒紅透
隨著不斷加快的心跳 踩著沒有節奏的節奏

 

人與動物之間的相處,往往是做中學,嘗試、然後錯誤、然後改進,直到找出最佳的相處之道。

 

17

 

政府無作為?其實還不差。

 

目前猴硐貓咪的數量約兩百多隻,由於街貓的壽命較短且持續有不良飼主棄貓的情況,數量一直沒有辦法精確估算。不過,因為環境沒有劇烈的改變和資源的固定,儘管有將部分幼貓與棄貓送養,數量仍然維持在大概的數值。

 

而近年來因為猴硐貓村的興起,政府不得不開始重視這個原本沒落的小村落。幾年下來公部門陸續著手觀光設施,如具有貓咪意象的貓橋、彩繪貓塗鴉的貓公車、附有教育意義的貓咪衛教資訊站。另外,也因為當地貓咪健康狀況備受質疑,而開啟了一連串的措施。

 

貓咪衛教資訊站

03

 

貓咪資訊站於2014年11月8日開幕,由台鐵舊宿舍改建。外觀漆上典雅的黑色,牆上則是繪製了可愛生動的貓咪塗鴉,另外,資訊站的內外部分別設立了貓道與跳板,可以讓貓咪自由自在的玩耍。

 

目前貓咪資訊站的主要作用為教育遊客平時由猴硐地方發展永續協會的志工駐站。除了向遊客介紹各項動保問題與觀念、在內部貼上標語以及資訊海報以外,志工也會在貓村巡視,適時的勸導遊客不恰當的行為。資訊站的二樓則是不定期的撥放動保衛教知識以及提供相關課程,有時也會提供空間給需要隔離的貓咪。

除了這些例行性的事務,資訊站也扮演著公部門與當地居民、志工團體的溝通媒介。在當地有了新的棄貓、需要醫療救治的貓咪時,也可以藉由資訊站來通報動保處作處理。

 

造冊管理

造冊管理約是104年七月開始實施的控制方式,為的是希望能將猴硐的貓咪控制在固定的數量,不要再無上限的增加。目前猴硐貓咪的造冊數量約兩百隻,包含當地的街貓與家貓。除了志工團體與居民自行將名冊交給貓咪衛教資訊站以外,部分貓咪則是在捕捉絕育時造冊列管。

 

消毒與疫苗

猴硐的貓咪每年是由新北市動物保護防疫處進行狂犬病和三合一疫苗注射。此外,每年也會有一到兩次不定期的消毒。

 

絕育

今年在6月15日和7月15日分別進行過絕育活動。進行手術的醫生約莫十人。有別於寵物帶去動物醫院絕育,公部門採用下鄉絕育的方式,選擇在當地的活動中心進行手術。由於公部門人手不足,加上當地的居民與志工和貓咪較為熟稔,因此會在活動前先將貓咪捕捉安置,於指定日期進行手術。

 

貓咪醫療

如果有貓咪受傷或生病需要醫療,會由發現者通報貓咪衛教資訊站。較輕微的病症會由瑞芳動物之家、新北市動保處的醫生來猴硐做檢查與治療,如果情況較為嚴重者,則會送到位於板橋的動保處治療,於療程完畢以後在原地放回。

 

 

 

07

  

志工吵翻天?其實都為毛孩好。

 

雖然政府已經開始重視猴硐貓村的問題,但是公部門只有定期的實施作業,沒有辦法時時刻刻的照護當地的貓咪,因此,這些貓咪的生活環境與健康情況仍然需要由居民與志工來協助。

 

林承基先生 —— 猴硐貓友社

11

 

現年已六十歲的林承基先生,人稱「阿基師」,平日每天早晨七點多便從七堵開著三十分鐘的車程到猴硐餵食街貓,使得貓咪們常常聽到阿基師的聲音就趕緊現身,知道有早餐可以吃了!

 

和其他地方的街貓定義沒有不同,街貓指的就是沒有固定照顧者、負責人的貓咪,他們平時在野外生活,沒有一個可以遮風避雨的居所。目前阿基師餵食貓咪的部分遍及第二停車場、第三停車場、廣場、涼亭、運煤橋、火車站、貓橋、榕樹、竹林區、咖啡街等,而這些貓林林總總加起來便有一百隻左右,著實是一個不可小覷的數量。

 

04

晨間,第三停車場的貓咪(圖/ 猴硐貓友社臉書)

 

猴硐街貓的生活大小事

由於這區的貓咪屬於街貓,因此除了早晨林承基先生的固定餵食以外,其他時間則是當地居民、志工、遊客的不定期餵食。而貓咪的食物也因為餵食者的不同而有所異,像是晨間的食物以飼料拌罐頭為主,其他的時間如遊客餵食,則可能是以當地購買的飼料為食物來源。然而窩窩發現,在這部分衍伸出其他問題,諸如餐數的不足以及過期飼料、劣質飼料。另外,也因為遊客會將飼料放置在地板上造成環境的髒亂。


由上述可知,街貓相較於家貓較難擁有營養均衡的飲食,一旦營養不夠、免疫力下降,就很容易得到口炎,目前一百隻中大約有十隻貓咪有口炎的問題。然而從其他居民、團體或者醫院中可以觀察到,有些貓咪的疾病並不容易發現,需要完整的健康檢查才可以檢測出結果,因此並沒有辦法估算這些街貓隱藏的疾病與狀況。

 

 

開銷資源分配

這些購買飼料罐頭以及醫療費用的支出,大多是由志工和民眾的捐款才得以支撐,一個月的開銷約兩到三萬。過去曾有居民希望也分配飼料來餵養家貓,但猴硐貓友社捐款宗旨是照顧街貓而非家貓,因此不會特別將飼料與罐頭等資源分配給居民與店家的貓咪。林承基先生認為,人們應該為自己所照顧的貓咪負責。

 

05

木製貓屋讓貓咪遮風避雨

 

被遺棄的天使

對阿基師來說,照顧貓咪遇到的最大問題,不外乎是棄貓的源源不絕。由於政府造冊管理的原因,即是為了控管猴硐貓咪的數量。因此,不論是當地居民、志工社團、資訊站只要發現有新的棄貓,多半會選擇進行送養。像是八月底時阿基師在第三停車場發現兩隻棄貓,由於一隻較為膽怯,看見籠子便溜得無影無蹤,另一隻主動進入貓籠的貓咪則是安置在火車站一樓的貓行館中。在九月初時,在停車場也發現七隻小貓咪,母貓因為出車禍往生。經由阿基師救援後暫時安置在貓茶坊、開放認養。

 

這些或許悲傷、或許有轉機的案例都只是種種棄養中的冰山一角,並不是每一隻被遺棄的貓咪都這麼幸運。有些時候如果貓咪有病在身,會選擇先送醫治療。如果是幼貓的話因為比較需要照顧,所以需先請居民和店家代養。至今猴硐棄貓的問題仍未有除根解決之道,阿基師也希望政府能夠多設置監視器,來杜絕僥倖心態的棄養者。

 

在餵養街貓時常會遇到的問題即是部分居民的反對,還有天氣不佳的情況。一旦颱風天、下雨天很多貓咪便會躲起來,無法進行餵食的活動。為了讓貓咪有個遮風避雨的處所,猴硐貓友社向觀光局申請做貓屋,目前約有二十幾個貓屋遍佈在貓咪聚集處。確切的數量與執行方式則是和觀光局討論商量後核准進行。

 

 

周瑞宗先生 猴硐貓咪獨立志工社

12

 

周瑞宗先生,人們總是親切的叫他「阿北」,原本只是一個有在養貓、中途、送養的人,在七年前他踏入了猴硐這塊土地,一直到了現在。早期他曾在猴硐貓友社做志工,也肯定貓友社做的付出,然而漸漸的,他開始思考,以貓為名的觀光是正確的嗎?最終,他決定更專注在貓咪的醫療與照顧上,進而從猴硐貓友社退出,轉至猴硐貓咪獨立志工社。


由於志工社當中多半不是當地人,無法每天在猴硐照顧貓咪,因此獨立志工社主要希望能由居民來負責貓咪的日常照顧,而獨立志工社則會提供飼料、罐頭、救援以及醫療給他們。有時候動保處也會接洽志工社,希望由他們做媒合,幫助貓咪送養。

 

 

貓咪救援 十萬火急

阿北在訪談中提到,許多猴硐的貓咪生病並不是表面上可以看出來的。在今年的許多救援案例中,即可以看到許多病症,諸如:拉肚子、口炎、發燒、上呼吸道炎、黴菌等等。阿北笑稱,每次接到醫院來的電話他都會很緊張,擔心貓咪的病情嚴重、惡化。

 

在這個月七號,才剛由資訊站帶回四隻棄貓做檢查與治療,不料其中兩隻貓咪卻因貓瘟而過世,目前名為「三毛」的小貓仍然努力當中,在阿北的臉書上可以看到,「猴硐小三毛 很好 又過了一天 我今天最怕的就是看到昇昇動物醫院來電」,可以體會到救援者心中那顆難以緊張難以平復的心。

 

06

 

假象背後的問題

自從媒體的大量報導與人們想像的美化,猴硐成為不良飼主所認為的「絕佳」棄貓地點,在救援的案例中,許多貓咪就是因為棄養而來到的猴硐的。

 

牠們的情況往往不像那些遺棄他們的人所想像的美好。因為貓咪的地域性以及來到新的環境,牠們常因為對地區的不熟悉或者被排擠,最終邁向死亡之路。儘管這種間接謀殺的遺棄被法規禁止,但仍有人不顧一切的想把牠們送上「天堂」。

 

阿北認為,一旦媒體把猴硐描繪得越美好,人們就更加容易視猴硐為貓天堂,而將貓咪遺棄。窩編也曾在網路上看過令人費解的言論:「我媽說猴硐是貓天堂,如果要丟貓就丟在那裏,會有人餵。」這些深植於部分民眾心中的美好印象,卻造成了貓咪一輩子的苦痛,而這個一輩子可能在牠們被丟棄在猴硐的不久結束。

 


曉佩一家人-黑煤貓

13

 

十五年前開始養貓咪到現在,數量從原本的五隻晉升到八十隻。曉佩姐家中的貓咪並不是像他人所言餵食剩菜剩飯,而是每天到市場購買新鮮魚貨,一鍋飯、一鍋魚這樣來餵養。提到當年父母開始餵養貓咪的原因,曉佩姐還原當時父親的話:「狗都這樣餵了,貓能夠吃多少」。然而過去沒有絕育的觀念,貓咪的數量越來越多,在貓村興起以前就已經有四十隻貓咪聚集在此,到了現在更有六十隻活蹦亂跳的貓咪在這裡走跳,而有二十隻貓咪在屋內進行隔離治療,總計有八十隻貓咪。

 

 

貓咪吃飽飽

在貓村興起以後,許多餵養貓咪的觀念漸漸帶入當地。黑煤貓的貓咪也從原本的魚拌飯漸漸換成飼料和罐頭。平時會充分的放置飼料,貓咪們肚子餓的時候就可以吃,一天則是固定兩次的罐頭大餐,這讓每隻貓咪看起來吃飽喝足、白白胖胖。然而,也因為貓數過多,無法觀察到每一隻貓咪的飲食狀況,產生了過度餵食、過度肥胖的問題。但目前,因為餵養數量大,為了避免有貓咪吃不到的情況之下,也只能先行採取這樣的作法。

 

不過數量龐大的貓咪們也造成了相當的經濟負擔。現在每個月需要11包的15KG皇家飼料和40箱罐頭,而這些經費來源則由曉佩一家自行負擔。雖然知道皇家並不是最優質的飼料,但已經是他們能夠負擔下的最好選擇了!由於貓咪需要水分充足,因此在黑煤貓椅子旁,便有一個半個人大小的水缸,讓貓咪可以隨時補充水分。

 

儘管負擔龐大,但他們仍不願意收取現金,只接受捐贈的飼料罐頭,因此偶爾也可以看到遊客帶貓餅乾、罐頭、玩具等給貓咪們,曉佩姐曾在粉絲團上寫道:

 

謝謝你們帶給貓咪們滿滿的愛。在堅持不募款的原則下,救援貓咪這條路上,走的很堅辛,但也因為你們的一路相挺,讓我們在救援貓咪這條路上走的踏實,而且,不孤單。感恩…

 

或許有人困惑,為什麼曉佩姐要這樣獨自負擔呢?由於猴硐各方意見皆不同,曉佩姐不希望介入這些紛擾之中,因此才選擇單打獨鬥,藉由一己之力來幫助猴硐的貓咪。

 

08

自行繪製告示牌作宣導

 

 

從經驗中學習

2012年的猴硐貓瘟事件對當地貓咪造成了極大傷害。當年黑煤貓的貓咪從四十隻驟減到二十隻,在一個禮拜內便有二十隻貓咪死亡。有了這一次的經驗與觀念以後,開始進行每年的五合一疫苗以及每個月的除蚤和驅蟲。儘管政府有提供猴硐貓咪三合一的疫苗,但曉佩姐認為在戶外活動的貓咪需要更多的預防措施,因此自費施打五合一疫苗。

 

 

特別的項圈指認法

在猴硐,偶不時地會看到戴著項圈的貓咪在路上趴趴走,這些很大的部分是曉佩一家的貓咪。為了讓遊客能夠清楚的分辨有人餵養,因此戴上清楚明白的識別,希望遊客不要任意餵食,造成貓咪的健康狀況下降。

 

 

關於認養

在猴硐黑煤貓&調委會以及猴硐317這兩個臉書粉絲團上,偶爾會有貓咪認養的資訊。對曉佩姐而言,如果有好的主人能夠認養貓咪,就算這八十隻都送養也沒關係。

 

曾經有遊客到猴硐參觀,遇見了一隻名為果凍的貓咪,在一年中來到了猴硐五十多次,為的就是能看看果凍、和牠互動。有趣的是,她並沒有直接和曉佩姐說明想要認養果凍,而是藉由其他志工的媒合,原因竟是因為她常看見曉佩姐在「教訓」遊客,而遲遲不敢向她言明,曉佩姐笑著解釋自己只是嗓門大了一點,並沒有惡意。最後是由認養了果凍作為美麗的收場。

 

15

 

隨著貓村的興起,人們的確對猴硐注入了不一樣的改變。

  

好的是一些居民們原先不知道的觀念與想法被帶入了這個村落,以前沒有飼料餵食、疫苗、絕育的觀念,現在已經漸漸的被人們接受。與此同時,卻也產生了其他的問題。曉佩姐提到,曾經有人帶著貓咪想要請他養,並每月給予飼料作照顧,但她認為他們應該為自己的飼養做負責,而非輕易的遺棄。

 

儘管當地居民的觀念逐漸提升,卻有許多遊客仍缺乏和貓咪互動的知識。因此在黑煤貓門口,就可以看見許多標語,像是:請勿逗貓、嚴禁餵食、貓咪睡覺勿打擾等,為的就是讓貓咪可以擁有更好的生活品質。在訪談過程中,恰巧有一位小妹妹手提著飼料盯著正在休息的貓咪,曉佩姐隨即走上前,輕聲地說道:「貓咪牠已經吃飽囉!所以可以不用再餵牠了!」一旁的父親見狀,也耐心的和小女孩敘述原因。或許,對曉佩姐來說,這就是一個富有教育意義的例子吧!

 

 

 

嘎夫人的貓咪們

14

 

嘎夫人,也就是當地的里長夫人,講起話來中氣十足,總是豪邁的大笑讓人也感染了她快樂的氛圍。從2009年開始,因為不忍心看貓咪挨餓受凍,而踏上了餵養貓咪的路途。現在在里長辦公處外四處遊蕩的貓咪約有二十隻左右,平時他們慵懶地在地上、桌上、箱子上睡著,好似所有的凡事都與他們無相干。旁邊即是店家「貓掌屋」,嘎夫人笑談,這兒的貓咪都會去貓掌屋「上班」,舒適地吹冷氣,待打烊後再一隻一隻抱出來。

 

 

全天候自助餐

平時桌子上有固定的飼料盤,飼料沒了就放,不希望他們餓肚子。除了餵養自己的貓咪以外,嘎夫人也秉持著「對貓不對人」,誰來就餵,沒有差別對待之心。飼料的來源主要是自己負擔,偶有猴硐貓咪獨立志工社的支援。為了讓貓咪可以喝到乾淨的水,嘎夫人也全天候的開著流動水,讓貓咪隨時都可以喝到乾淨清澈的水。

 

而過去不允許遊客餵貓咪,現在也已經慢慢地開放。由於色素容易造成腎衰竭,因此只要遊客使用的不是彩色飼料即可。儘管有做勸導,但仍有遊客反駁:「那你叫下面的不要賣,我們就不會買!」

 

09

 

貓咪的健康問題

對貓咪來說,動保處的介入是有益的。如果是植「猴硐街貓」晶片的貓咪,則是送至板橋動保處做治療,費用由動保處負擔,待完成療程以後再放回猴硐。如果晶片注射為家貓的話,則由嘎夫人自行帶去送醫治療。目前嘎夫人手上也有貓咪患有口炎問題需要治療。

 

許多曾經造訪猴硐的人可能都有聽過嘎夫人的「大聲疾呼」,多半是因為遊客對貓咪有不恰當的舉動時,嘎夫人出面做勸導。不過因為過於激動,才會讓人以為嘎夫人總是在罵人,但她的初衷,只是希望遊客們能夠尊重當地的貓咪,不要因為「觀光」心態,而造成貓咪的傷害吧!

 

對談當中,嘎夫人突然對著遠方訓斥了起來,原來是小黑貓又想從後方偷襲自己的媽媽。看著他們的無憂無慮,不禁會想,如果猴硐所有的貓咪、所有的人都這樣就好了!

 

 

 

16 

當地居民、商家與貓咪

 

商家間難達共識

猴硐地區的商家由本地居民與外地進駐的店家組成,對於如何與猴硐的貓咪共處,目前尚未達到共識,也有部分商家認為貓咪無益於收入的成長,對於貓咪,是沒必要付出心力與回饋的。這樣的情形,造成新提案的推行困難,如:里長曾提出希望各個商家能提供資源,像是每月捐飼料或者共用基金一同幫助當地貓咪,最後即因無法達到共識而未果。

 

商家與貓

部分商家存在著意見不一、對貓咪的認同感不盡相同的問題,其實許多山上的居民希望廣場的商家可以多為貓咪付出對於貓咪的照顧,但是經過訪談,多數商家對於貓咪的照顧,都不作表態

 

儘管如此,依然有商家不斷為當地的貓咪付出一己之力,如貓茶坊的負責人,便盡力協助當地的貓咪,提供安置與基本照護,若看見不了解貓咪生活型態的遊客,也會加以宣導,傳達正確的觀念,今年九月貓茶坊更送出第一隻中途的貓咪——小橘貓。(延伸閱讀:小橘喵邁向新生活

 

小橘貓是經猴硐貓友社的阿基師救援後委託貓茶坊暫時照顧的貓咪,某日下午一對母子在貓茶坊外餵食街貓,與貓茶坊負責人談天後看見小橘貓,了解情況後,弟弟興起了照顧小橘貓的念頭,卻不敢和媽媽明說,只好抱住媽媽,和媽媽表達想要照顧小橘貓的心意。媽媽說:「如果你想要把小橘帶回家,就要好好照顧牠,愛牠,因為帶牠回家,牠就是家人,就是一個承諾了。」

 

10

 

居民與貓 

經歷過猴硐的轉變,部分居民的思維也開始在修正。過去,對居民而言,貓咪並不是一個特別重要存在的生命,因此比較少有生病送醫的概念,也常因舊觀念而把死去的貓咪掛在樹頭上。

 

現在由於新的觀念帶入,有越來越多的居民知道如何照顧貓咪,也有部分人踏上了餵養貓咪的不歸路。同時,也有部分的居民對於貓村的興起不以為意,對他們而言,只要遊客自我約束,不影響到居民的生活即可。

 


 

本文全文蒐錄在「窩抱報」第四期 —— 貓村的美麗與哀愁

歡迎購買雜誌閱讀,支持一本有廣度、有深度、有態度的動物生活誌:

 

網路購買

Pinkoi博客來金石堂讀冊

全台販售據點

http://wuo-wuo.com/wuo-bow/456-sold-location.html

 

 

 

Introduction
幫助窩窩走下去

身為一個小小的獨立媒體生存著實大不易,
需要你的攜手跟我們一起再走下個10年。


專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