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蘭陽綠野環境教育及保護協會
實習記者|陳怡潔 編輯|陳信安
以促進宜蘭縣周邊居民對野生、人為飼養的動物福利觀念,及以研究與保育為目的而成立的非營利組織蘭陽綠野環境教育及保護協會(以下簡稱協會),近日接獲一起民眾通報的黃嘴角鴞幼鳥救傷案件。
該送交案件的民眾在路中央發現幼鳥,先協助移置其至路旁避免曝曬,但因一段時間後見幼鳥仍在原地,便餵食便當排骨,並向協會求助;原預計由協會協助轉交桃園鳥會附設非營利野生動物診所,未料黃嘴角鴞幼鳥卻在等待救援的過程中死亡。
協會表示,該救傷個體已經長出初級飛羽,不過體型偏瘦,應為剛學飛的幼鳥。目前大體已移交桃園鳥會,將會進行解剖釐清死因是否為食用民眾提供的排骨便當所致,又或者掉落離巢時是否有外觀無法辨別的傷痕;桃園鳥會則表示因黃嘴角鴞為二級保育類野鳥,已將此例通報主管機關農業局。
黃嘴角鴞(Otus spilocephalus)為台灣特有亞種,被列為二級保育類動物,普遍分布於全台淺山到中海拔山區,是較為常見的貓頭鷹,鳴叫聲為口哨般的「噓—噓—」,非常具有辨識度。每年春、夏兩季,是黃嘴角鴞與多數鳥類的繁殖季,此時常發生民眾於地面拾獲雛鳥或幼鳥(以下合稱小鳥)的事件。
協會表示,本起事件中民眾不認得鳥種,故找到協會諮詢,因此才開始有溝通機會;在說明黃嘴角鴞為保育類,且協會可協助救傷後,民眾也同意由協會接手幼鳥。協會強調民眾是出於善心進行救助,盼社會勿苛責,更重要的是應從中學習和野生動物互動的正確觀念。
協會向窩窩記者強調:
不論何種情況下,都不應該隨意餵食或接觸野生動物,飼養更是不建議。
來歷不明的野生動物可能帶有寄生蟲或人畜共通疾病,對一般民眾有一定風險;且飼養野生動物所需的專業與資源,往往無法由一般民眾滿足。協會提醒,在對「人與動物間的羈絆」懷有憧憬的同時,也應避免做出傷害動物福利的舉動。
台灣猛禽研究會近日就分享了一起因民眾不當飼養而導致營養性骨病折的領角鴞幼鳥救傷案例,由於無治療可能,最終獸醫師在考量動物福利下採取人道處理。猛禽會也藉此案例公開呼籲:
最能夠幫助傷病野生動物的方法是快點送牠到野生動物救傷機構,可以撥打「1959」動物救援專線來求助,千萬不要自己嘗試飼養,否則愛之適足以害之。
【猛禽小學堂】營養性骨病 領角鴞是國內最常見的貓頭鷹,近年在都會區已有穩定的繁殖現象,也因此牠們的雛幼鳥常因落巢或學飛階段被人發現。 雖然現在手機與網路的普及,能容易地查詢到野鳥救傷與如何送交救傷的相關資訊,不過還是有部分拾獲者會忍不住...
由台灣猛禽研究會 Raptor Research Group of Taiwan 發佈於 2024年6月13日 星期四
台灣猛禽研究會於貼文中強調,當雛鳥身處於發育階段,即使只有數日不適當的餵食,都可能引發營養性疾病
繁殖季時小鳥單獨出現在地面的機會相對較高,協會指出,除了部分受到工程、驚嚇等人為因素干擾,或外來種侵擾的個體確實需要救治,許多落單個體其實本身並無傷病,人為介入反而可能造成小鳥緊迫,甚至如本次事件,反害黃嘴角鴞幼鳥失去性命。
對於鳥類來說,不論是尚未長齊羽毛的雛鳥,還是學習飛行中的幼鳥,能給予牠們最佳照料的對象便是親鳥;若不得已由人為介入,除了必須投入大量的時間與精力之外,更有許多講究。台北鳥會野鳥救傷中心曾在社群平台強調:「救傷不僅是餵鳥,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野放。」顯示野鳥救傷的每個步驟都需依循專業。
每年的春夏繁殖季節,各地救傷組織都會一再呼籲發現野生小鳥時應先觀察外觀,可搭配拍照紀錄,藉此評估是否真的有人為介入的必要,通常健康的小鳥大都是有親鳥在附近,民眾應以不過度干擾為原則,並視情況採取不同的方式協助小鳥返回到親鳥身邊。過去窩窩也曾整理不同的處置方式可供參考,但若現場狀況複雜、民眾無法自行判斷,則需儘速聯絡當地的救傷單位諮詢專業意見。
而針對民眾遇到狀態異常的野生動物時的具體應對方式,桃園鳥會附設非營利野生動物診所粉絲團指出:「野生動物在遇到意外時,第一時間最需要的是醫療上的資源,並非是餵食。」尤其是狀況較差的動物常缺乏反抗行為,容易讓民眾錯覺餵食是正確的處置方式,反而錯失治療時機,甚至造成二次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