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台灣猛禽研究會
台灣猛禽研究會獸醫王齡敏說明,全球每年有數十億隻野鳥死於窗殺,而窗殺問題與建築物數量密切相關。
南韓建築數量約720萬棟,每年窗殺鳥類800萬隻。2019年全臺建築物約800萬棟,國內窗殺數量應與南韓相當,推估臺灣每年窗殺死亡數量約800萬隻,甚至更多。
草山猛禽中心成立一週年舉辦「野鳥窗殺-看不見的陷阱」特展,統整歷年案例,發現窗殺對臺灣鳥類的威脅被嚴重低估,尤其「健壯個體」、「臺灣特有鳥種」這兩種類別受害最嚴重。
臺灣十大常見窗殺鳥類。資料來源|猛禽會。製表|窩窩。
窗殺展以標本還原五色鳥(學名:Psilopogon nuchalis),又名臺灣擬啄木的窗殺現場。圖片來源|洪郁婷
翠翼鳩(學名:Chalcophaps indica),又名綠翅金鳩。圖片來源:窗殺博物館/八里國中王俊凱老師
台灣猛禽研究會分析歷年累積共3,630筆窗殺案例,最常見的窗殺受害鳥類前5名分別是,五色鳥(17.67%)、翠翼鳩(9.59%)、麻雀(5.34%)、珠頸斑鳩(5.29%)、鳳頭蒼鷹(5.1%)。
窗殺問題對本土鳥種威脅較大,除48%留鳥種類有窗殺紀錄外,臺灣特有種、特有亞種更高達55%。
猛禽會的救傷案例中,20%來自撞擊玻璃,當中最常見的受害猛禽就是鳳頭蒼鷹。大安森林公園2021年唯一一隻新生鳳頭蒼鷹,腳環編號「紅12」,就曾兩度因為撞擊窗戶受傷,被送進猛禽會治療。影片來源|猛禽會
2020年猛禽會與臺灣大學合作分析窗殺鳥類死因,發現90%案例均死於肺部出血或呼吸道積血,值得注意的是高達88%都是BSC指數3以上的健壯個體。窗殺正在淘汰族群中的健康個體,可能傷害族群的整體健康。
王齡敏也指出,臺灣建築物變得越來越不友善鳥類。5、60年代的老房子通常採用毛玻璃,窗外也會加設鐵窗花,鳥類能夠清楚辨識出此路不通。現代建築為了取景和採光,多採用大面積玻璃窗,玻璃鏡面反映廣闊天空和茂密樹林,無數鳥類想要撲進窗內的美景,卻成了窗下的亡魂。
早期建築物的鐵窗花與毛玻璃,都可以避免鳥類遭到窗殺。圖片來源|翻攝自窗殺特展
所有的窗戶都有機會發生窗殺,窗殺是百分之百的人為傷害。
若能在規劃建築物將「友善鳥類」一併納入考量,即可避免窗殺悲劇。王齡敏表示,現有建築物也可以透過簡單加工,降低野鳥窗殺的風險。利用「5×10」原則,在撞擊面以左右間隔5公分,上下間隔5公分的間距,黏貼或懸掛物件,降低玻璃反射和通透的效果。
上下間隔小於5公分,左右小於10公分。圖片來源|猛禽會
例如要改善鏡面反射,可以用顏料、貼紙、膠帶,以5公分、10公分的間隔,黏著在容易發生撞擊的一側。或在玻璃上蝕刻,仿早期建築常用的的窗花玻璃,或在撞擊面貼上窗貼製造霧面效果,也可以改善鏡面反射問題。
除了直接在玻璃上加工,也可以在玻璃前設置阻礙。利用垂掛裝飾,如植物藤蔓、吊簾,或是裝設鐵窗花、隱形鐵窗等,都可以達到減少鳥類窗殺的效果。
猛禽會提供的窗殺改善建議。圖片來源|猛禽會
只貼一隻猛禽貼紙,是常見的無效改善。圖片來源|窗殺博物館
然而窗殺地點大多在私人建築物,研究人員難以進入調查,臺灣目前對窗殺問題的關注仍不足,相關基礎研究也尚待充實,需要仰賴公民科學的力量。
王齡敏邀請民眾加入相關社團如「路殺社」、「野鳥撞玻璃回報社團」,協助回報窗殺案件,幫助研究人員改善野鳥窗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