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嘉義縣家畜疾病防治所。
記者|陳怡潔    編輯|蘇于寬

嘉義縣家畜疾病防治所與雲林科技大學電機工程系陳靜茹教授實驗室自2024年起合作,研發無人機、智慧遙控圍籬等科技手段強化捕犬效率,今年度捕犬設備再升級,並結合先前的使用經驗建置人力團隊,於義竹鄉新店蔡家魚塭浪犬熱區試行,於一週內捕獲逾八成目標犬群,成效顯著
(延伸閱讀:科技執法助捉浪犬提高三成 嘉義動保課:勿倒廚餘或破壞圍籬

嘉義縣家畜所所長林珮如指出,根據義竹鄉公所提供的資訊,以及家畜所透過無人機空拍與AI分析,掌握該熱區約有70多隻犬隻,分成三個群體。本次針對其中一群約20隻的犬群進行捕捉,架設巨型智慧捕犬圍籬,一週內成功捕捉21隻。

林珮如回顧,過去依靠傳統方式捕捉犬隻,不僅效率低,還充滿風險。若使用定點誘捕設施,小型誘捕籠一次僅能捕獲一隻犬隻,而巨型圍籬雖可同時捕捉多隻,卻必須由人員近距離操作。若是人力主動捕捉,由於地形複雜,隊員常被迫跳入魚塭或進入危險環境追捕犬隻,人犬皆容易受傷;此外,犬群對人力捕捉也高度警覺,一旦察覺捕捉家畜所人員或車輛接近,便立刻四散逃逸。

20250729 01巨型圍籬雖可同時捕捉多隻犬隻,但傳統上需由人力操作,智慧圍籬則加裝多重感測模組,捕犬人員不必再長時間守候於圍籬周遭。圖片來源:嘉義縣家畜疾病防治所。


「很感謝陳靜茹老師開發的技術,讓捕犬效率可以提升!」林珮如說明,智慧捕犬圍籬整合超音波測距、紅外線熱源監測及即時影像監控等多重感測模組,能辨識犬隻並即時掌控動態捕犬人員不必再長時間守候於圍籬周遭,可以透過手機掌握犬隻位置,在適當的時機遠端操控圍籬關閉:「家畜所的人力就可以去處理其他動保業務。」

 

智慧圍籬新增違規辨識 搭配24小時專責團隊

這套智慧圍籬2024年曾於布袋高跟鞋教堂與海風長堤等觀光區附近的遊蕩犬熱區試用,成功減緩犬隻追車咬人問題。今年則強化犬隻動態即時偵測、新增違規辨識功能,並成立24小時專責團隊配合系統運行。

林珮如向窩窩記者指出,過去使用巨型圍籬時,不時會遇到民眾妨礙捕犬的狀況,包括刻意在附近餵食、引導犬隻避開圍籬,甚至直接破壞設備。為此,系統增設違規辨識功能,加強對餵養、棄養及妨礙捕犬行為的蒐證,至今已成功查獲4名餵養人及2名棄養人,並移交主管單位依法處理。

除了硬體設施升級,林珮如也強調人力團隊的配合:「去年在布袋的經驗是,抓到狗之後,最好1個小時之內就要有人進去把狗轉移。」否則犬隻可能在圍籬中破壞器材或想方設法逃脫。

為確實捕捉目標區域內的犬隻,嘉義縣家畜所整合轄下管制隊、稽查員、獸醫師醫療團,與動保團體聯合組成24小時專責團隊配合圍籬系統,另由稽查員進行家戶訪查並依法開罰,盼緩解遊蕩犬熱區衍生的問題。

義竹鄉鄉長黃政傑表示,當地浪犬數量多於居民,甚至影響長者日常生活,下午五點後便不敢再外出,雖然處置後犬隻數量尚未明顯減少,但隨著犬群大幅捕捉與絕育,未來有望看到管制成效。他指出,浪犬氾濫已是國內海線常態,也是全民共業,盼各界共同努力,化解人犬衝突問題。

嘉義縣縣長翁章梁則表示,本案是產官學合作的典範,結合學術單位的科技研發與政府機關行政實務,並與動保團體、地方人士協作,成功將理論轉化為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案,改善地方長期困擾的遊蕩犬威脅,提升捕犬效率與人犬安全。

智慧圍籬仍有使用限制 家畜所籲民眾配合不放養、棄養、餵養

而捕捉後的犬隻如何安置?林珮如指出,目前全台收容所普遍面臨超載壓力,因此嘉義縣家畜所將與動保團體合作,設立可容納約100隻犬隻的暫置場地,執行絕育、醫療、性情評估與行為訓練未來將依犬隻性格分流:兇猛個體將予以收容,性情穩定者則開放認養,或加入嘉義縣「浪浪就業服務站」接受訓練,成為工作犬或療癒犬。

林珮如表示,嘉義縣積極推動遊蕩犬管制,過去六年已完成犬貓絕育近4萬隻,辦理動保稽查上萬件,開罰超過120件、金額近400萬元;2024年捕犬量更達2,827隻,占全國21%,為全台捕犬量最多的縣市,而今透過科技捕犬、公私協力,期盼進一步為國內遊蕩犬貓族群管理創造典範。

20250729 02嘉義縣創立「地空AI智能捕犬創新團隊」,盼為國內遊蕩犬管制創造典範。圖片來源:嘉義縣家畜疾病防治所。


7月初發生犬隻攻擊老翁致死事件的高雄永安,也正計畫導入這套智慧圍籬系統。林珮如提醒,智慧圍籬仍有限制,包括需接電使用、必須有足夠平坦空間,並且要配合協作良好的人力團隊;此外,當地民眾必須停止放養、棄養與隨意餵養犬隻,管制才可能見效。

她直言:

民眾的配合是所有動保問題的癥結。

除了對參與布袋與義竹遊蕩犬管制事務的公部門和地方人士致上感謝,林珮如也指出,在受理犬隻追車咬人通報時發現,家犬的肇事占比竟高達五成,顯示飼主管理不善仍是重大隱憂。

林珮如進一步表示,2025年嘉義縣鼬獾狂犬病陽性率已高達75%,且近兩年市區開始出現陽性案例;分析近四年資料發現,長期餵養點往往與犬隻影響交通熱區、鼬獾狂犬病陽性病例高度重疊。

「狂犬病的防疫,我覺得跟餵養行為有很大的關係。」她解釋,餵養點不僅吸引犬貓聚集,也增加牠們與野生動物接觸的機會目前已有許多陽性鼬獾病例死於犬隻攻擊。林珮如對此深表憂心:「餵養若不妥善管理,遲早會引發跨物種感染。」她期盼嘉義縣未來在動保自治條例中,針對餵養行為增列防治人畜共通疾病的相關規範。

Introduction
幫助窩窩走下去

身為一個小小的獨立媒體生存著實大不易,
需要你的攜手跟我們一起再走下個10年。


報導分類

關於窩窩

嘗試從關心動物與生活環境開始,是學會與世界永續共存的第一步 —— 也是窩窩的使命。

聯繫:service@wuo-wuo.com

免費收到窩窩好康資訊

成為窩粉

窩窩官方Line帳號成立了,歡迎加入除了能直接與我們聯繫,還能收到許多專屬資訊!點此加入,或加入好友@341jxhxz